1 不同形貌氯化钙生产工艺
粉状氯化钙是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 粉尘吸水后容易粘附在设备、厂房和人员身上,以至危害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人员的健康, 而且粉状氯化钙吸湿性强,在使用时易吸收空气中的水份而具有腐蚀性。片状氯化钙是将液体氯化钙蒸浓后冷却结晶, 烘干脱水制得。 该工艺劳动强度大,产品回收率低,含水和杂质较高,产品的形状不规则,不利于产品的包装、经二级筛分,粒度合格者入成品料仓,粒度较大者入振动给料器, 经辊式破碎机破碎后由螺旋输送机返回到流化床筛分下来的小颗粒直接进入螺旋输送机并返回到流化床。2 工业级氯化钙生产工艺
国内工业氯化钙生产行业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江、浙、粤一带。 东部沿海地区利用海盐为原料,采用氨碱法生产纯碱,制碱废液综合利用回收氯化钙产品,这是国内氯化钙产品的主要生产原料。以纯碱废液为原料生产氯化钙工艺有以下两种:(1)直接蒸发工艺。一般情况下,纯碱废液密度为1.12 g/cm3,其中 CaCl2 含量为76.8 g/L左右,NaCl 含量为42.9 g/L, 同时还含有少量氢氧化钙、石膏、铵盐和悬浮物杂质。经净化处理后,采用多效钛板蒸发器提浓,当氯化钙浓度达到 40%左右时,氯化钠结晶析出,高效析盐分离后,固相制备精制工业盐。 分离氯化钠以后的氯化钙溶液质量浓度达 45%-50%,密度约 1.45 g/cm3,送升降膜蒸发器继续快速提浓,待氯化钙浓度升至 50%左右,进行造片或造粒并干燥制得二水或无水氯化钙产品。
(2)盐田预蒸发工艺。
在自然蒸发量较大的地区,通常采用盐田摊晒对纯碱废液进行自然蒸发,使废液在盐田中得到沉降和初步提浓,运输和使用。粒状氯化钙外形接近于球形,使用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包装运输方便,因此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而且市场价格比粉状、块状氯化钙高,市场需求量大,供不应求。球状氯化钙的生产工艺主要有流化床、高塔和喷雾造球。该工艺由氨碱法废液直接生产无水球状氯化钙的方法。 该方法是:含 CaCl↓50%左右的钙液由蒸发车间送至溶解罐, 通过吸收系统钙粉,用生蒸汽直接加热,得到进一步增浓的钙液;浓钙液经过滤后进入流化床造粒机喷射造粒,再经热空气加热、蒸发、干燥制得≥94.5%的钙粒,多余钙液再返回溶解罐; 从流化床出来的钙粒由螺旋输送机、斗式提升机、振动给料器进入筛分机, 当溶液波美度升至 29°Be' 时,氯化钠开始析出,随着蒸发量的不断加大,溶液波美度可以升高至32°Be'~35°Be',此时约有50%的氯化钠析出, 初步析盐以后的氯化钙溶液进入设备蒸发、析盐精制,生产操作与直接蒸发工艺的操作基本相同。该工艺在内地沿海地区蒸发速度很慢,而且很难自然摊晒至 29°Be' 以上,自然蒸发效率很低。适合于在干燥少雨、自然蒸发量较大且有足量土地面积的地区。